

服務熱線:
0471-6560-560

2024年6月26日,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歸口、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、蒙清參與制定的T/CNLIC 0145-2024《低血糖生成指數(GI)食品通用技術要求》團體標準正式發布,并于發布之日起實施。
血糖生成指數(Glycemic Index,GI)是反映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對餐后血糖影響程度的指標,低GI飲食已被廣泛證實是對抗糖尿病、超重/肥胖等慢病的有效營養干預方式之一。制定科學合理的低GI食品通用技術要求是保障低GI食品營養屬性真實性的重要技術手段,能夠完善我國低GI食品標準管理體系,推動我國低GI食品市場良好有序發展。
2022年9月,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下達團體標準制定計劃通知(中輕聯標準〔2022〕244號文),將本項團體標準列入制定計劃(項目編號:2022023),并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歸口,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、中輕食品工業管理中心、京東集團、蒙清農業等單位共同制定。經立項審核、標準起草、征求意見、專家審查等程序,本標準于2024年6月26日正式獲批發布。
本標準基于對國內外相關標準法規的詳盡調研及市場抽樣數據,聯合國內外研究機構與企業,結合我國低GI食品實際生產情況,經過科學研究而制定。標準充分考慮了國內相關法規要求,結合了國內和行業的實際情況,確保了標準的科學性、先進性和可操作性。標準規定了低GI食品的基本要求、GI指標、基本營養素等要求,描述了相應的試驗方法,并規定了生產規范、標簽和標識的內容,適用于低GI食品的生產檢驗和銷售。標準的發布將為食品企業開發低GI產品提供指導,為認證機構提供認證依據參考標準,有助于維護我國低GI食品的市場秩序,提高低GI產品的市場競爭力,保障消費者權益。本項標準豐富了我國現行標準體系,推動我國低GI食品標準與國際水平接軌,經認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
蒙清一直致力于針對糖尿病人的低血糖生成指數(GI)食品領域的產品創新,此次蒙清作為標準的起草單位之一,貢獻了多年在低GI領域的研究成果,為低GI團體標準的建立提供了大量的研發和實踐數據。蒙清研發的低GI面條、低GI米飯、低GI預配面粉等一系列低GI產品將陸續推出上市,幫助糖尿病人解決吃飯的困擾,讓糖尿病人有更多的、便捷的主食選擇,更輕松自由的吃飯。
附件:
本標準起草單位:
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、中輕食品工業管理中心、北京協和醫院、京東超市、杭州與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、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、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、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康識食品科技有限公司、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、國藥集團生命健康研究院(珠海橫琴)有限公司、山西透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糖友飽飽(杭州)健康食品有限公司、昆明霸王茶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、瑪士撒拉(上海)醫療科技有限公司、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、瑪氏箭牌糖果(中國)有限公司、上海勵成營養科技有限公司、國珍健康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、煙臺新時代健康產業有限公司、解唐憂(湖北)健康食品有限公司、君樂寶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、南京衛崗乳業有限公司、上海兒童營養中心(海南)有限公司、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、雀巢健康科學(中國)有限公司、達能(中國)食品飲料有限公司、完美(廣東)日用品有限公司、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、廣東美的生活電器制造有限公司、康寶萊(上海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北大荒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、聯合利華食品(中國)有限公司、無限極(中國)有限公司、江南米道江蘇科技有限公司、深圳保時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、寧波御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桂林西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、方家鋪子(莆田)綠色食品有限公司、成都天一美膳營養食品有限公司、云南云科特色植物提取實驗室有限公司、河北同福健康產業有限公司、仙樂健康科技(安徽)有限公司、深圳動態均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、廣東青云山藥業有限公司、上海普若味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尚氏(廣東)大數據服務有限公司、西藏奇正青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寶得瑞健康產業有限公司、新東康營養科技有限公司、洛凰食品(山東)有限公司、成都天健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、荃銀祥玉(北京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西藏稞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、內蒙古蒙清特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、南京浩明乳業有限責任公司、新平物作食品有限公司、日照尚健食品有限公司、廣東華之糖健康食品有限公司、亞聯糖業(廣東)有限公司、漳州市陳字貿易有限公司、湖南她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河北今旭面業有限公司、溫州市信合味達生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、杭州扶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、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、小螞蟻健康管理科技(廣州)有限公司、杭州認養一頭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內蒙古燕谷坊全谷物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、中檢科(北京)測試技術有限公司、美安康質量檢測技術(上海)有限公司、北京中農綠安有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、西安國聯質量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、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、浙江星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、東莞徐記食品有限公司、譜尼測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、小洋人生物乳業集團有限公司、益欣康維智慧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、北京熱心腸生物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、太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、安徽康小主科技有限公司、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、中國農業大學、國家雜糧工程技術中心、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、四川大學華西醫院、華南理工大學、華南農業大學、北京林業大學、北京工商大學、北京農學院、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(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)、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、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研究所、無錫市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、合肥工業大學、天津科技大學、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、廣東壹健康健康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。
本標準起草人:
段盛林、柳 嘉、王默涵、李 洋、陳 偉、葉 威、苑 鵬、王海峰、馮昊天、劉井山、陳歷俊、盧陽、張頂武、范國智、陳朝青、王中磊、王 亮、朱水旺、周四偉、唐黎明、盧秀蓮、陳 莉、劉璐、李愛民、王 桐、楊 潔、王亞婷、齡 南、羅春、張 璐、解慶剛、鄒文靜、陳曉瑩、李 艷、賈宏信、張 川、萬向紅、王青云、李支霞、陶 倩、陳媛、張思璐、賈 丹、賈福懷、李 璐、方敏、文冶、繆著、李靖旖,李俊宇、朱靜、王成祥、黃曉敏、李俊堃、胡曉雁、張呈峰、梁劍、王學兵、譚志超、戰鑫、姜鳳軍、宋德明、李建華、郭文宏、黃福星、謝宏莉、鐘曉雨、劉森、張帆、張映明、陳俊興、羅吒、王社民、鮑建松、王金海、張健、張禎纓、徐洪濤、余治權、劉菲菲、田世民、王冠、詹俊杰、嚴冰珍、郝鑫、崔芳、劉明、曹夢思、王晴、張建明、姜文勇、孫學科、韓建勛、劉玉鳳、史文鵬、蔣劉一琦、劉紹深、秦代軍、丁方莉、王萌、朱大洲、江正強、王穎、田文禮、胡雯、于淑娟、曹庸、朱保慶、馬超、劉潔、魏穎、謝黎煒、楊杰、張愛霞、馮永巍、王兆明、李中媛、李占東、皮濤濤。
